9月26日下午,“光华流转 月满申城”——2025年上海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在奉贤言子书院温情启幕。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奉贤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化旅游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通过内场仪式与外场游园相结合的形式,融合传统节日与文明实践,营造“书院有光、申城有情”的节日氛围。

文明实践开新篇,展现基层创新力
活动现场集中呈现了近年来上海各区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亮点成果。一部《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巡礼》短片拉开序幕,展示了全市文明实践阵地的网络化布局与特色化发展。来自红色场馆、文旅空间和乡村阵地的三位主理人登台,以TED演讲形式讲述基层在“理论宣讲”“文化传承”“乡风文明”方面的探索与心得。

“文明的模Young”项目则以宣传片、青年站长故事和原创主题曲为载体,展现青年群体在文明实践中的活跃身影和正向引领。现场还发布了《奉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十六计》,以“一纲五目三十六计”为逻辑架构,系统总结奉贤的基层经验,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奉贤路径”。
“此时”讲述真情动人,传递城市温度
“此时”故事汇环节,三位“新奉贤人”走上舞台,讲述因工作或学业留在上海过节的生活故事。他们来自山东、新疆、云南,分享各自的中秋习俗与在申城的温情经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三人收到专属中秋礼遇,传递出城市对每一位建设者的温情关怀,也折射出上海这座人民之城的文明温度>


随后,来自不同行业的四位市民代表共同启动“贤风市集·月下集”中秋主题活动,沉浸式唐风游园会随即开启,为内场仪式注入市集生活的热度与人间烟火气。
非遗雅韵贯古今,绽放传统文化魅力
整场活动穿插多场精彩演出,演绎中秋文化的诗意表达。国家级非遗“江南孙氏二胡艺术”以经典曲目《弹乐》开场,轻盈悠扬;“奉贤滚灯”与现代舞结合编创的《烟雨鎏金》,舞出江南意境与都市光影;压轴唐风舞蹈《万家团圆》,在恢宏美学中收束全场,寓意团圆落幕,意蕴悠长。


书院之外,唐风游园会设置“漆琴传古”“织染霓裳”“文武雅竞”“中秋养元”等8大体验专区,融合本土非遗、中秋习俗与沉浸式场景互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可看、可感、可游、可学”的文化盛宴,也诠释出“传承与创造并重”的当代表达。
市区相关部门、街镇单位及高校代表出席活动,现场还汇聚了全国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代表与广大市民。